阅读记录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第156章 不得不考虑双发版本歼-10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全本免费阅读

一次很顺利的军备发展会议结束。

最高统帅部成立了一个直管机构——军事项目拨款委员会。

李干多了一个职务——拨款委员会项目管理局局长。

比起他的其他几个职务,这个职务的含金量是最为牛逼的。

当各个领域汇总过来的技术现状报告放到了李干手里,他突然意识到,双发版本的歼-10似乎无法避免了。

211厂是基于F-14的技术搞的歼-11,是重型双发双垂尾战斗机,但不是可变掠翼的。

从实际情况来看,基于歼-11搞舰载战斗机是最为恰当的。

也是最有效费比的。

F-14本身就是重型舰载战斗机,除去可变掠翼这个技术不用,其他技术和设计都是可以进行学习的,直接拿来用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歼-11的进展太慢了,直到现在,这个飞机都还没有完成全部的基础试飞。

这让李干感到非常失望。

要知道,就技术底蕴来说,211厂不知道比985厂厚多少,可是项目推进却差强人意。

方从文团队很努力,这支年轻的团队也很优秀。

但是,211厂整体的配合,实在是让李干无言以对。

李干不会让歼-11变成第二个歼-8项目,他已经明确告诉了211厂,在1985年之前,如果歼-11还是无法定型,那么他将会考虑把歼-11移交给985厂来做。

现在的空军,全靠歼-10战机支撑着。

航母要在1985年之前进入建造阶段,以三年建造工期为准,配套的舰载战斗机必须要在1988年之前搞出来。

时间太紧张了。

因此,李干必须要考虑备用方案了!

那就是海军曾经提过的双发双垂尾版本歼-10。

那不是歼-10了,而是一款全新的战机。

李干回到985厂后,立即召集人员开会,讨论舰载型歼-10的技术可行性。

宋文忠说,“气动布局上没有技术问题,我们的鸭式很成熟了,改双发和双垂尾是可以解决的。”

“另外,我建议把充分使用四代机的技术,基于歼-10和四代机的气动布局来搞舰载战斗

机。

“此外,可以考虑使用常规气动布局,我们也有非常好的技术储备。对F-14的研究,我们101院比211厂那边还要深刻。

总师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这就解决了最重要的问题——气动布局。

吴强说,“航电系统是现成的,有歼-10的基础在,开发出海军版的没有问题。

李干笑道,“航发已经解决了,性能还有超出,这么说,我们直接就可以搞重型舰载战斗机了。

大家就都笑着点头。

985厂的基础太好了,歼-10系列战机带来的是大量的先进技术储备,无论是简单的基于歼-10搞舰载型,还是重新搞一个全新的飞机,都没有问题。

李干想了想,说,“我看这样,干脆大量运用四代机的技术,包括隐身技术,直接把第四代舰载战斗机搞出来。

杨伟一愣,道,“阿干,这样的话,时间长不说,投入也会大很多,海军能同意吗?

李干微微点头,“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六年之内搞出舰载战斗机来,直接上第四代是有些冒险了。

美国的F-22是1981年立项的,参照另一个历史,这个飞机搞了整整15年,做了三四年的试飞,直到了2005年才服役。

第四代战斗机与第三代战斗机之间的技术差距太大了,技术强悍如美国,也要搞十几年。

东大的四代机项目早早立项,就是考虑到漫长的研发时期。

李干给宋文忠他们定下的目标是2000年之前首飞,先**飞起来再说。

思考了一阵子,李干说,“这么说,大家都是倾向于立足歼-10,用两三年的时间,把第三代舰载战斗机搞出来。

“是的,我们可以运用四代机的隐身技术进行设计,留足冗余量,方便以后进行改进。吴强说道。

大家的意见比较一致,李干当即拍板,“好,那就立项搞,歼-10原班人马负责,不用海军出钱了,杨厂,你们厂自筹资金研发,有没有问题?

杨伟爽快挥手,“没有问题,1个亿以内都没问题,厂里能解决。

985厂大把钱,多到根本用不完。

以985厂的实力,搞出来的舰载战斗机,海军

肯定下订单。

三条8万吨级航母按照标准舰载战斗机搭载量来计算起码需要150架舰载战斗机985厂大把钱赚。

确定了路线后李干让林小茹给大家分发海军舰载战斗机的技术指标当然这是他确定下来的。

他说“最大起飞重量35吨弹射起飞模式载弹量8吨作战半径12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1.8马赫最大飞行高度1.8万米。”

“这些就是舰载战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另外在设计的时候要提前考虑到以此为平台改进出电子战机和双座型这个因素。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地对海打击都要依靠这款飞机。”

“我们要按照歼-10的设计思路来以防空为主兼顾对地对海能力。”

宋文忠说“阿**放心在这一块我们的经验很丰富了。”

李干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对宋文忠他们来说这么一款飞机实在是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度。

弹射型对飞机的机身结构强度要求更高这个大家已经在对F-14的研究中得出了结论。

换言之和航母研制不同现在东大对F-14做了解剖性研究后知道应该怎样设计舰载战斗机。

李干看着众人正色道

“但是我们必须要正视一个事实。”

“美国、苏联甚至欧洲几个传统军事强国他们在整体的技术层面依然是领先我们的。”

“尤其是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在整体军事技术上他们起码领先我们二十年。”

“我们目前拔尖出头的是歼-10技术和远程空空**技术以及远程反舰**技术我们现在能拿出手的说白了就是歼-10、PL-15以及YJ-83这三款产品。”

“在许多方面我们依然是远远落后的。”

“比如F-14美国人是1967年立项的1970年就完成了研制仅仅用了3年比如F-161972年立项1974年就完成了研制仅用了2年。”

“他们搞一款三代机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这就是技术底蕴远远强过我们的技术底蕴!”

“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巨大的差距,我们还是继续埋头耕耘技术,在更多的领域实现超越。

一番话说得大家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凝重。

“F-14、F-16,直到现在,依然是先进三代机的代名词,尤其是前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后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